2025-08-07 08:41
产业工人硬实力丨看北部湾港叉车工的毫厘艺术
近日,在2025年“北部湾港杯”职工技能竞赛叉车项目的比赛现场,北部湾港股份下属防城港码头集装箱公司叉车司机钟德朝以总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在14支队伍56名参赛选手中一举夺魁。这不仅是一次竞赛的胜利,更是一位扎根港口18年的“老码头”用汗水与专注建功“一流的技术”的生动写照,为北部湾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树立了闪亮标杆。
砥砺奋进18载 练就指尖技术
比赛现场,在狭窄的S形通道中,叉车如游龙般灵活穿行,货叉与障碍物保持着恰到好处的间距。载着宽大货物穿越比车身更窄的区域,毫厘不差的精准落位,每一次转向、进退都精准到位……这些行云流水的操作,是钟德朝在比赛中展现“人车合一”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水平。
“其实没什么秘诀,就是把每一天的工作都当作比赛。”面对赞誉,这位新晋“叉车王”显得格外平静淡然。从2007年进入防城港码头工作至今,钟德朝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度过了六千多个日夜。每天与叉车为伴,在狭窄的集装箱堆场中穿梭,装卸精密仪器、抢运紧急货物,每一次操作都关乎效率与安全。这份在外人看来单调重复的工作,他却干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毫厘之间 淬炼匠人品质
在同事眼中,钟德朝是个“较真”的人。每次作业前,他都要围着叉车仔细检查,从油液、轮胎到货叉,连一颗松动的螺丝都不放过。“码头作业容不得毫厘之差,一个小疏忽就可能酿成大事故。”这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实现一次次自我超越,在2024年防城港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叉车项目中一举夺魁后,他代表防城港市参加广西机械行业技能大赛叉车项目,再次摘得桂冠。
荣誉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备战期间,钟德朝在完成日常繁重工作后,仍坚持每天加练。没有专业训练场地,他就在码头空地上用废旧轮胎和木桩搭建简易赛道,每一处转弯的角度、每一段直行的距离,都反复调整,直到分毫不差。为提升稳定性,他在货叉上放置盛满水的杯子反复练习,货叉起落的幅度、行进的节奏,都必须精确到仿佛被无形的手稳稳托住,做到“滴水不洒”。
薪火传带 锻造高超技艺团队
钟德朝不仅技术过硬,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心态和团队精神。随着港口设备不断更新换代,钟德朝主动钻研新型叉车的操作技术,总结出一套“眼看、耳听、手感”的操作要诀,并通过“传帮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事。在他的带动下,所在班组连续三年获得“安全生产先进班组”称号。
北部湾港股份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向专业化、技能化、创新化转型,为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近3年来,全港开展劳模工匠宣讲会、大讲坛等活动超20场次,覆盖产业工人10000人次。积极开展工匠、劳模选树培养工作,并坚持推行技能大师带徒制度,培养一批具有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累计选树全国劳模2名、广西劳模11名、广西工匠2名、北港工匠5名、防城港工匠1名、钦州工匠6名、广西交通运输工匠5名,形成“崇尚技能、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持续向深向实推进,北部湾港正不断涌现出更多如钟德朝一般的一线奋斗者。他们从平凡岗位默默耕耘起步,淬炼成为独当一面的行业尖兵和技术能手。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执着,生动诠释了“以港为荣、以港为本”的深厚文化基因,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优良传统熔铸于每一次精准操作、每一次攻坚克难之中。正是这千千万万个扎根一线的坚实身影,汇聚起北部湾港迈向世界一流港口的磅礴伟力,以平凡岗位书写着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凡篇章。